板巖屬三大巖系中的變質巖,為地殼的主要組成成分,是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見巖體。其具有變形程度大、難支護、遇水易軟化等特點,不僅施工難度大、風險程度高,還嚴重制約隧道工程進度。因此,精準預報掌子面前面不良地質體**情況,準確劃分圍巖等級,為施工提供合理支護參數及支護范圍,不僅可以避免多次換拱,降低施工風險及施工預算,還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地質雷達設備具有探測區(qū)域范圍廣、分辨率高、穿透性好及天線屏蔽干擾小等優(yōu)點,能滿足超前預報技術的參數要求。
地質雷達探測試驗方法是基于物體間相對介電常數的差異,地質雷達通過寬頻帶時域發(fā)射天線,向介質發(fā)射高頻短脈沖電磁波,電磁波在介質中傳播遇到不同電性介面產生反射,通過雷達接收天線接收電磁波反射信號,然后使用計算機處理軟件對電磁波反射信號進行計算處理得到地質雷達圖像,利用相應地質雷達圖像中能量反射的強弱、波形和頻率變化快慢、分布特征及同相軸連續(xù)、錯段性等參數來識別不同物體之間的反射形態(tài),再由雷達接收主機自動記錄電磁波在其中傳播的雙時程,以此確定物體的空間位置。
在板巖類隧道施工中,除因地質構造運動造成巖體鑲嵌堆積形成空洞外,通常無溶洞等地質體**,常見地質體主要以節(jié)理裂隙**、巖體破碎、富水等為主,因巖體完整程度及裂隙填充物的不同,巖體介電常數差異大,反射界面不同,地質雷達反射圖像特征明顯,在不同地質體中雷達圖像有以下特征:
1、巖體較完整情況,巖體以塊狀、厚層狀結構為主,結構面基本無充填物,巖體相對介電常數差異不大,電磁波頻率主要為中高頻,頻率變化不大、分布較均勻,同相軸基本連續(xù)、平行,電磁波振幅弱,能量正常衰減。
2、巖體較破碎情況,巖體以中厚層狀、鑲嵌碎裂結構為主,結構面局部充填泥土,巖體反射界面增多,相對介電常數差異較大,電磁波頻率主要為中高頻,波形頻率變化較快,局部振幅較強,同相軸時斷時續(xù),波形均一性較差。
3、巖體破碎情況,巖體以碎裂結構、散體結構為主,層間結合很差,結構面夾泥,相對介電常數差異大,電磁波頻率主要為中低頻,波形頻率變化快、分布不均勻,局部振幅強,存在繞射、散射,現場電磁波增益梯度大,能量衰減快,同相軸錯斷不連續(xù),波形雜亂。
4、巖體富水情況,巖體以薄層狀結構、散體結構為主,相對介電常數主要受地下水影響差異性不大,電磁波頻率降低,以低頻為主,頻率變化慢,電磁波振幅增強,同相軸較連續(xù),見多次反射波,波形基本均一。